修心七要1:源流與導言
修行時,我們常常因為對於甚深意義無法了悟,感覺到修行沒有辦法再進步,或者感到有許多障礙產生,因此必須修持七種修心的精要,幫助我們更容易的了悟甚深的教法。
藏傳佛法在西藏可分為四個教派(註:寧瑪、噶舉、薩迦、格魯),在噶舉派的實修法門裡,主要依止噶當派的修法和大手印的修持,而修心七要是屬於哪一個傳承的法門呢?我們可以說它是噶當派教法的傳承。
噶當派所有的修行與修心七要的修持,最早是由阿底峽尊者傳承下來。阿底峽尊者本身除了具足勝義諦和世俗諦的菩提心之外,曾經親見聖救度母,並依止了三位了不起的上師學習。由於照見到未來「修心的教法」能利益眾生,因此阿底峽尊者撰著此修心的實修法門。
阿底峽尊者所依止的三位大師,第一位是「達摩惹西達大師」,他是具備大慈大悲的成就者;第二位大師是「強貝拿就大師」,也是慈悲具足能將眾生痛苦轉換到自己身上的成就者;最後一位是「金洲大師」卻吉紮巴,金洲在藏文中的意思是「印尼」的意思,印尼也就是蘇門答臘。
阿底峽大師出身於印度,為了追隨金洲大師卻吉紮巴學習,他歷經大風大浪乘船過海,在艱苦的求道過程中,仍秉持著不斷虔敬的觀想並祈請上師,因著這股力量,度過了許多難關,最後能親自追隨金洲大師,並學習到一切珍貴菩提心的口訣與教授。阿底峽尊者到金洲大師尊前學習,主要是學習殊勝的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,還有各種修心的法教,金洲大師說要學習這些教法,是需要許多艱苦的學習與長時間的修練,為此阿底峽尊者在金洲大師的法座下學習長達十二年之久,並一一練習所有的口訣與教法,將所有的法門都究竟圓滿的成就了,之後回到印度弘揚佛法。
犧牲壽命,救度癡闇眾生
阿底峽尊者以何因緣到西藏呢?最初西藏因為有「蓮花生大師」、「靜命大師」弘揚佛法,使得西藏佛法昌隆興盛,之後由於「朗達瑪」國王信奉外教而滅佛滅法,使西藏面臨了黑暗的時期(公元 838年至公元1037年,約兩百年),之後,直到藏王耶喜哦深信佛法,於1037年迎請尊者入藏,希望把藏地失去的、失傳的或者零散的佛法重新整理收集。藏王耶喜哦當時派了許多人到印度迎請眾所推崇的「阿底峽尊者」,當「阿底峽尊者」知道這消息後,向自己一直修持的本尊(聖救度母)請益,他祈請聖救度母指示入藏的因緣是否成熟,度母親自化身告訴尊者,若是入藏,能廣利眾生弘揚正法,但會減少十年壽命。
阿底峽聽到如此預言,當下決定即使犧牲十年壽命,也要進入西藏救度癡闇眾生,弘揚佛法。
阿底峽尊者入藏之後,將慈心、悲心以及菩提心的教法廣為弘傳,當時依止阿底峽的口訣和教法為修持依據的法脈就稱為「噶當派」。
那麼噶舉派又是如何產生的呢?也就是說依著噶當派的教法,再配合上大手印的禪修,由這兩大修行法係融合一處,即產生了噶舉派的傳承法脈。
具足眾多方便法門
大手印的修行法門又是如何衍生?最初馬爾巴大師到印度求法,主要依止的是那若巴大師和梅紀巴大師,以及其他當時著名的成就者修行者,他跟隨這兩位大師學習修持了大手印的法教與口訣,在回到藏地之後,馬爾巴將所有關於大手印修持的甚深口訣方法譯成藏文,並將大手印的法傳給了密勒日巴大師,之後密勒日巴大師又將大手印傳給了岡波巴大師,從此無有間斷的傳承延續下來,並由岡波巴大師開始形成大手印與噶當派實修,二法雙融並行的實修傳承噶舉派由此誕生。
岡波巴大師最初在噶當派的僧團中出家、受戒與學習。之後接受了密勒日巴大師的大手印教法,岡波巴大師便將大手印與噶當派的修持融攝一體,發揚光大,並且建立了西藏四大教派之一的噶舉派。這也是為什麼在噶舉的修持教法中,可以見到噶當派的口訣教授、大手印禪修以及那若六法修持的原因了。
岡波巴大師不只依止噶當派的效法學習,並且實修大手印的教法,他也是一位無上士與化身。在岡波巴大師的本生傳記中提到,佛陀在宣說「三摩地王經」時,聽法眾會中有一位月光童子,當時佛陀說法完畢問諸聽法菩薩眾:「將來末法時代,誰能承擔弘揚無上的禪定與依止《三摩地王經》,來弘揚無上殊勝的禪法?」
月光童子當下起身回答佛陀:「我願於末法時期依止《三摩地王經》,弘揚殊勝禪法。」
佛陀當即為月光童子授記,他說,月光童子將會投身到一個大病的時代,在身心病苦炙熱的時代救度眾生,弘揚殊勝禪法,成為眾生無上善知識與導師。
這部修心七要是屬於噶當派體系的教法,一般來說,修心的教法很多,口訣也非常多,但是今天所學的這部修心七要,可說是修心教法的精要,方便學習、容易記憶與背誦。對於說法、聽法二者都有無量的方便,是一個具足眾多方便的法門。
將「我」縮小,把「他」放大
我們這次所依止的修心七要版本,作者是切卡瓦大師,切卡瓦大師的本名叫做「耶喜多傑」,而切卡瓦這個名稱是耶喜多傑大師的出生地,後來藏人都直接將大師的出生地為其名諱而稱呼。切卡瓦大師將噶當派所有修心的要法整理成七個要點,而噶舉派的蔣貢羅卓泰耶仁波切為使諸多修持的精要口訣不致失傳,便將所有噶舉、噶當派的教法像藏經一樣的收集、整理、補註,最後匯編成了一部「五寶藏」。今天我們學習的修心七要主頌文是切卡瓦大師所著,而對於修心七要的論釋,則是依止蔣貢羅卓泰耶仁波切的著述來進行教授。
首先,我要解釋一下修心教法的意義。佛教、佛法強調無我的修持,在無我之上,又講到無他,也就是沒有自、他,再來說到空性。今天我們所學習的修心七要,是建立在有我之上而修的,可以說是一個有「我」的修行法門。
金洲大師,也就是阿底峽尊者的根本上師,他曾經對「修心」做了一個比喻,他說修心「如同一朵花,將它種在一個極度乾淨無菌的地方,花朵反而難以生長;若將花朵種在普通的土裡,甚至這土中有糞便不乾淨,這朵花卻能長得更好更漂亮」。因此在修持慈心、悲心、菩提心的時候,若是觀想無我無他一切皆空,那麼慈悲心的生起並不容易,也就是說不能生起世俗菩提心。所以修心的教法中,首先要有「我」,因有我而有他,並對自他都生起慈悲,如此慈悲生起後,再慢慢將「我」縮小,把「他」放大,如此就能成就世俗菩提心,當世俗菩提心生起之後,自然而然的就能生起勝義菩提心。而勝義菩提心也就是我們了生脫死,成就佛果的因。
修心七要2:首先修前行
在修心的教法中,主要有三個修行的方法:
第一是自他交換的修持;
第二是自他平等的觀修;
第三是他 人比自己還重要、還尊貴、還要好的思維。
修心七要即是修心的七個要點。在主文中的第一句是「首先修前行」,所謂「前行」是指在修持正行法之前的準備必修功課,在加行法中,有分「共加行」與「不共加行」,而在修心七要的完整修持中,主要講的是「共加行」。
為什麼要修「四共加行」也就是所謂的共前行呢?我們都知道要修行、要修法,但是在真正的修行上,我們不能因為佛說要修行,我們就修行,或者因為上師、善知識要我們修行,我們才修行。修行必須透過自己的思維,並且不斷的思考,最後認知到修行確實是對我們此生、來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,由此認知,從心裡真正對佛法、對修持生起堅定的信心,如此之後,修行才有意義。
大家要知道,透過自己的思維,知道修行對我們的重要之後實踐修持,才是正確的。
生而為人,何等福報
四共加行中,首先講到暇滿人身難得。今生投生為人,具備了如此的色身,不論是貧窮或是富有,不論是聰明或愚笨,只要是能得到這暇滿的人身,就是非常有福報的事情。比如說動物,獅子、大象都是力大無窮的,能用力氣去做事,但是沒有心的力量和智慧,所以一個再笨的人,也能做到獅子和大象等動物所不能做到的事。無論今生投生的環境如何,能夠做人,就已經是很有福氣的事了。
經典中說,我們這個色身,就如同「人身寶」一樣,是無上的寶物。但光知道這個色身是人身寶是不夠的,我們必須懂得使用這個人身寶,不要浪費這個得來不易的人身寶,用這個人身寶來修行,並且利益所有的眾生。絕對不可因為一點小事就放棄了這個珍貴的、具足一切的人身寶。
如果我們今生無法用這個人身寶去做各種利他的佛行事業的話,我們必須不斷的發願,祈願當未來能再獲得人身寶的時候,要用它來實踐佛法、利益眾生。今生所不能做到的,也要不斷的發願,希望未來世能完成。
今生能有這樣的身體、心靈和智慧是一種福氣,所以一定不要浪費了此生,不要浪費了這人身寶。人身寶容易得到嗎?人身寶是很難得到的。由於我們過去曾經累積了許多福德資糧,因此今生能有如此色身,也就是人身寶。然而就算我們得到這樣的人身寶,也有些人遇到佛法或遇不到佛法。既然我們具足人身又能遇到正法,並且願意去修持正法,這可以說是真正具足了「瑕滿人身」。所以,我們更要利用這瑕滿難得的人身,自利利他,受持正法。
修心七要3:觀修生死無常
在講完人身難得的觀修之後,接下來要觀修生死無常。我們雖得到難得的人身寶,但仍會碰到許多因緣,使得壽命不能確定。雖然有些生命可以活得很久,比如說烏龜,但是生為人,我們的生命是短暫又無常的,誰都不知道自己今生有多長的壽命,當我們遇到佛法之後,不應該因循懈怠,應該更發起大精進跟大勇猛心,將所有僅剩的時間拿來修行佛法、學習佛法,並且利益眾生。在四共加行中第二個前行觀修無常的修行當下,我們會碰到一些問題,比如說,我們都知道要學習佛法,也對佛法有信心,但是我們仍然會懈怠,總會想著可以慢慢來,或是以後再修。其實這樣的念頭,都是修行上的障礙,因此當我們學習佛法,尤其是遇到正法的時候,一定要非常緊迫的發起大勇猛跟大精進,把握剩下的每一天時間來修行,畢竟我們都是發願今生要獲得解脫的,為了要能成就,我們就必須努力的精進學習與修行。
輪迴的本質就是苦
當我們在學習佛法或修持佛法的時候,可能會想到:到底最後我們會得到什麼結果呢?如果真正修持正法的話,究竟的果即是大樂,也就是一個成就的果。我們造作善業,就會得到樂果;造作不善業,便會得到苦果。
善果的成因即是精進的修持和精進學法的心,而苦果的因即是我們的煩惱心。如果時常思維因果業報的道理,我們就會知道造什麼因、得什麼果的定律。因此,如果我們現在都能造作修持正法精進修行的因,將來必定能得大樂成就的佛果。這也就是第三個觀修的方法,要觀修因果業報。第四個觀修的方法是要思維輪迴的過患。我們知道在三塗惡道的眾生(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)正在受著飢餓、寒熱等等的痛苦,很多苦是我們目前無法看到的,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人的苦,比如說生、老、病、死等痛苦,這事我們現在就能看到。很多人會抱怨,感到自己的貧窮、疾病和各種苦,大家都覺得自己最苦,事實上,我們要知道,身處在輪迴中的每一天都是苦,輪迴的本質就是苦。
修持正法得離苦
要如何才能脫離痛苦呢?唯一的方法就是修持正法。只有對正法的修持能幫助我們漸次的除滅各種痛苦,當痛苦消除,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。因此脫離輪迴沒有別的方法,唯一之道即是精進修持正法。以上講到的「四種思維」的方法,就是修心七要的第一句「首先修前行」這句所說的。所謂的首先修前行用另一個語句來說的話,就是「轉心四思維」——轉變我們心識的四種思維方法。透過這四種思維,能增加我們對於法的信心和虔敬。有人會問:只修持這四種思維能不能成就呢?事實上是不能的。但是這四種思維的前行修持,是比正行的修持還重要的,為什麼呢?因為前行就像是一切正行修持的基礎、根基,只有當前行的修持穩固時,才能在正行的修持上更順利、更有力量。因此前行的思維非常重要。
虔敬即為修持首
在只修前行是否能成佛的問題上,我們應該多說明一下。當我們不斷的思維「轉心四思維」的前行之後,就會對佛法生起極大的信心,金剛總持祈願文中說:「虔敬即為修持首」。信心是修學佛法的根基,如果將身體分成頭和身體兩部分的話,表面上看起來身體大,頭很小,但是所有重要的控制器官都在一個小小的頭裡,如果光只有一個碩大的身體而沒有頭的話,我們便不能看、不能聽、也不能說,變成完全沒有用了。一個小小的頭,卻具備許多重要器官、能聽、能說,並且控制整個身體。因此頭雖然小,卻是非常的重要。這個比喻就像是我們的「信心」,是非常重要的。當具備了大信心之後,在修持正行時,就能更融入佛法,契入佛法,修行也會更順利。許多經典中一再提到,一切的修持總歸以信心為基礎。所以,轉心四思維這前行的修持必定要時常練習,如此才能對佛法生起大信心,也能生起喜樂心、學習心、精進和修持的心。之後,我們就可以開始正行的修持。對於初學者來說,「轉心四思維」能幫助我們生起大信心,對已修學佛法的人來說,可以增長我們的信心。許多人在修行時,會遇到許多障礙,或者因緣不具足,使得修行常常中斷或是沒有力量,此時,「轉心四思維」的觀修就很重要了。如果時時擱在心上,就能幫助我們提起精進、提起信心。就算是成就了、證得法身成就佛果,也都要思維這「轉心四思維」。因為一切的修行基礎都在這四種思維上,所以無論是已經修持或是即將修持的人,都一定要把這四種思維時時放在心上。
思維「轉心四思維」
修行時會遇到障礙,所謂的障礙可以分為兩種:第一種是有時候我們會很快樂,非常順利,會忘記修持佛法,甚至將法也忘了,這時,就必須提起四種思維,來幫助我們回到正法之中。第二種障礙是各種苦難、災禍、疾病頻頻發生,我們沒有時間、沒有精神,也沒有力量去修持佛法,這時也要思維「轉心四思維」,將心提起正念勇氣,回到正法上。另外,有時候我們處在無記狀態,也就是不苦不樂的狀態,這時也需要提起「轉心四思維」的修持,不論是快樂也好、痛苦也好、不苦不樂也好,都要時時把「轉心四思維」放在心上去修持,如次才能將心融入佛法。
以上我們把「首先修前行」的部分講完了,皆下來要講到正行的部分,也就是修持菩提心。菩提心可以分為二種,一是世俗菩提心;二是勝義菩提心。在一般的教法或修法中,大部分是先修世俗菩提心,再修勝義菩提心,而修心七要的教法中,卻是首先對勝義菩提心做一個基本的介紹,之後再對世俗菩提心做廣義的修持教授,因此,首先我們要講的是勝義菩提心。
修心七要4:修持勝義菩提心
先修勝義菩提心的意義在於,凡夫眾生有許多妄想分別,勝義菩提心的修持能夠較快的幫助我們降服自心的妄念分別。勝義菩提心的修持可分成三種次第,即是前行、正行、回向(結行)。
在前行中,首先要注意身體的姿勢,雖然修行重在修心,但是身體的姿勢是否正確會影響我們修心的功課,所以在這裡,首先要講毘盧遮那七支坐法。第一步是金剛跏趺座,若有些人無法金剛座(雙盤)的話,那麼單盤或是散盤也是可以的,但是特別提到的一點是,也有些人可能喜歡躺著修持或是站著修持,但是由於身體的姿勢會影響心智的清明,所以儘量以盤坐的姿勢進行禪修是比較好的。
又有些人可能完全不能盤坐,那麼坐在椅子上也是可以的,由於在修心的教法中著重在修心,坐姿並沒有絕對的規定,所以可以用我們個人身體最適合的方法來禪修,不過,如果有一個比較好的坐姿來修持,則會影響我們修心的過程。
另外,當我們的身體坐直,雙腿盤上之後,第二步要調整手的放置,我們的手可以像無量光佛一樣,雙手交疊雙掌向上放在肚臍前面,或者是將雙手垂放在膝蓋上面指尖朝地。有些人可能會用一手朝下一手朝上的方式禪修,但是因為兩手的不平衡,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心,也比較容易產生各種的妄想分別,所以我們最好將雙手自然的平放在膝上,兩手平行指尖向下的方式放置雙手。
第三的步驟是腰部要直。我們把腰、背坐直的話,對修行是很有幫助,為什麼呢?當我們的身正直以後,我們的脈自然也能夠直起來。身體中有許多「脈相」,由於身體的直,脈也會自然跟著打直,當脈直了之後,當中所運行的氣也會直,氣通了、直了,心自然也會直。俗話說:「身直後脈直,脈直後氣質,氣直後心直。」如果我們的身體無法正直,那麼身體內的脈相也會扭曲,不能正直,脈扭曲之後運行的氣也不會通暢、順暢,當氣不順暢的時候,我們的心也會跟著產生許多妄念分別。
第四個步驟是肩膀要挺起。肩膀儘量往外展開,打開挺直,身體自然放鬆安住。
第五個步驟是頸部要微收。也就是說,不要把臉往上仰,不要抬頭仰頭,下顎要往內收,頸部要往內收。
第六個步驟是舌頭向上顎頂。為什麼舌頭要往上顎頂呢?這個動作會幫助我們減少妄念,如果只是將舌頭平放的話,有一種可能是,我們會分泌許多口水,然後不斷的吞口水,如此心念便會受到影響。因此,我們必須將舌頭輕輕頂住上顎,以此來減少分神與妄念。
第七個步驟是眼睛要放輕鬆的直視前方。眼睛是我們產生妄念分別的主要根源,因此,眼睛要儘量放輕鬆的直視前方,若太用力則眼睛會痛或是流淚,甚至會看到重複的影子或視線模糊。當眼睛輕鬆的直視前方時,只是用眼根往外視,但眼識必須收攝住,將六識安在心上,不去做任何分別與攀緣,只是單純的微張眼睛望著前方。
有時我們在剛剛做完前面的步驟之後,會發現妄想仍然很多,所以在這修心七要的教法中,又講到觀修氣息的修持。「氣」也可以說是我們的出入息,在坐姿穩定之後便要修習出入息。總共要數二十一遍,一出一入算是一遍,此時要將心安住在出入息上面,屬二十一次,這是幫助我們將心安住穩定,減少妄想的方法。
這二十一遍的出入息修持是很重要的,為什麼呢?當我們修持過久的時候,常會感到昏沈或妄想不斷,有時是一邊算著出入息一邊打妄想,心智非常不清明。因此二十一次的出入息不算太長,在這簡短的二十一次出入息修持中,我們要儘量將自己專注、清明起來,把握在一次短時間內,發憤專注。這樣的修持反而更有用,這也是為什麼只練習二十一遍數息的原因。
修心七要5:心的修持方式
當我們修完二十一遍數息之後,需要把身體放輕鬆,對於時常打坐參禪的人來說,這個步驟並不是非常重要,但是對於初學的人來說,我們必須經過這個步驟,因為在完成前面一整段的修持之後,有些人會流汗,感覺身體發抖,或是全身筋骨不舒服等情況產生。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呢?因為在修持的時候太過緊張,全身是繃緊的,因此會不舒服,這時就應該將身體放輕鬆。就如同藏傳一位女性成就者瑪姬拉尊曾說:「氣脈所依之身要放鬆」。
以上我們所談的是身體修持的方法與姿勢,現在我們要講心的修持方法。心的修持總分為止與觀二種,在修心七要教法中,先講止的修持,雖然經論當中有豎立各種方法,但在此處,我們將以九種修止的方法,所謂「九住心」來進行教授。
調伏煩惱的心
首先是「內住」:也就是將心安住於當下。我們時常思維過去,想著過去自己和他人的經歷、遭遇,想著曾有過的痛苦、快樂;我們也愛去思維未來,想著未來的計畫,明天、下個月、明年的安排,或是想著當天晚上的活動與計畫。我們的心不是在過去,就是在未來,如今第一個禪修方法,是要將心安住於當下,清清楚楚知道此時此刻自己的思維、情況、所在。
以上第一個方法對於修學很久的人來說,當然是沒有問題,但是對於初學者而言,開始練習的時間可以不要太長,幾分鐘就好,十分鐘、五分鐘、兩分鐘都可以,時間雖短,但是要把握住自心能清明、瞭解當下,不思過去、不思未來。
第二「續住」:將「內住」的時間延長,即是「續住」。從一開始的妄念紛飛,到能夠安住自心五秒、十秒、甚至能一分鐘、五分鐘,將心安住的時間延長、延續,這就是「續住」。
第三「安住」:若心散亂,立即了知,收攝自心,即為「安住」。以上過程在修持時,肯定會生起妄念分別,這時就要能夠覺照自己,也就是當妄念生起時,要覺照到自心正在產生妄念,如此覺照之後,不能退失信心,以為自己無法修行、不適修行,當覺照到妄念的生起時,應先將妄念放在一邊,重複第一個方法「內住」,練習將心安住當下,並覺照念頭的生起。
第四「近住」:重複練習覺照的修持,即是「近住」。當覺照到自心妄念生起後,便將正念提起,收攝自心使其安住於當下,如此重複並延長時間的修持——覺照妄念,提起正念安住當下,覺照妄念,提起正念安住當下,即是「近住」。
第五「調伏」:即是調伏心的煩惱。修行到這個地步時,會有不想修行,或是不能修行的障礙產生,一種比較大、比較深的煩惱會現起,使得我們無法繼續。這時就要調伏自己的心,該如何做呢?首先要思維修持的功德,比如說我們可以想想,能夠修行、禪修,是非常不容易的事,也是很有福氣的事,除了能降服自心煩惱還能利益眾生,未來更能成就佛果,這是何等的功德福氣啊。如此這般靠著思維修持的功德利益,就能調伏煩惱的心。
修心七要6:思諸法如夢
現在我們要講修習勝義菩提心的方法。在勝義菩提心中,我們已經講過了「止」的修持接下來要講「觀」的修持。
如何能對所執的一切外境,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不產生執著,並能了了照見?如何能降伏攝受這顆能執的心呢?
首先,在正行修持裡的第一句,「思諸法如夢」,要知道一切外境,都如夢幻泡影,沒有一點的真實。一般所謂的「諸法」,是指一切外境所執的現象以及能執的心。但在此修心的教法裡,「諸法」指的只是外境六塵。一切所執的外境都不是真實的,也不是實有的,用唯心的見地來說的話,一切外境皆由心生,如夢幻泡影般,沒有一點真實,所有境相皆是由心所生。
這裡的諸法,強調的是外器世間,如我們眼睛所見的山河大地、花草樹木等,以及內情世間的有情眾生,如人類、鳥獸等。所有情世間、器世間的一切現象,都是如同夢幻泡影般,一切現象本身是沒有的,空無的。就如《心經》所示:「無色香味觸法,無眼耳鼻舌身意」,這和修心七要所說的「思諸法如夢」,是相同的道理。
這個道理需要用智慧去觀照、去思維、去分辨,如此就能慢慢對空性的見地產生比較深刻的認識。有些人會說,這種對於外境的觀修很困難,沒法修,事實上我們只要用智慧不斷的觀照思維,就能覺悟一切外境如同夢幻泡影的道理。
萬法如同夢幻泡影
從佛陀在靈鷲山宣說般若經之後,由此空性的見地被提出來,之後又有龍樹菩薩等,許多大成就者、班智達,分別著作了許多闡釋空性的論書,這些論著多是探討「中觀」的論典,其中以龍樹菩薩的一本著作《緣起論》,為探討緣起性空之論書中的翹楚。由以上論著可知,萬法的現起本身為緣起性空,並沒有真實的存在。
在這裡要特別提出龍樹菩薩所著作的《緣起論》中的一些見解。一般我們會認為,諸法是實有的,外境的一切現象非空,為實成有法,因此不是夢幻泡影。但是在《緣起論》中,卻以萬法互相依存而生,觀待而起的論點,來成立萬法皆空的道理。
比如說,我手上拿了兩支香,一支長、一支短,每一個看到的人都會說,左邊的香長,右邊的香短。如果我再拿起一支更長的香,有三支香了。相較於更長的香而言,本來的長香現在變成了短香。但是香的本身是長是短呢?香的本身沒有長短,但是依著(比較)其他的香,很快的我們就能分別此香長彼香短。由此可知,一切萬法都是和外境相比較對待而生,也就是說諸法依觀待而生。
一支香的本身,無所謂長短的分別,我們可以說「香」就如同夢幻泡影一般。一切事物的本身,也沒有所謂長短、大小、好壞、美醜,因為所有事物的本質都是一樣的,只不過因為我們的心在分別、在比較,之後就會產生不同的大小、美醜、好壞、高低。如此思維可知,萬法都是如同夢幻泡影,沒有一個真實存在。
以上所講的是根據《緣起論》去推理思維空性的方法。接下來講到中觀,以及對於空觀的一些簡單的思維練習與介紹。
中觀主要說到「離一與異」,比如說,我們的手,對於自己而言是真實的,右手是真實存在的,以他人來看,它也是真正的實體,一隻手,能寫字、刷牙、做很多的事。可是現在,我們要來分析一隻手時,可以問問自己,大拇指是手嗎?它不是手。再指著食指問,它是不是手呢?食指不是手。再看看手的皮,皮裡有肉,肉裡有血,往內又有骨頭,當我們將手的元素各個分開時,所有組成手的部分都不能稱其為手,因此,我們所說的「手」,是由各種部分所組合而成,在事物成行之後,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「手」,從此,我們的心也認同這個名詞,我們有兩隻手。但仔細思維會發現,沒有一個所謂的「手」,當我們將各種部分
物質拆散開來時,就沒有「手」的存在了。
又以上的觀察和思維來看,「手」的本身不是真實的,是非實有的。「手」也只不過是由指頭、皮、血、肉等所組成的物質。若再用一根指頭為比喻,它也是由許多物質和合之後,才被命名為「指頭」。一切的事情,我們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去思維,如此會發現,一切萬法均無法成立,並確立它是實有的,萬法都如夢幻泡影。如理的思維會發現,右手如此、左手如此、右腳如此、左腳、乃至全身、一切物質、事物都是由我們心的執著分別而產生,他們的本身沒有真實實體,無一存在。
修心七要7:觀心性無生
前面所說的都是對於外境非真實、非實有的思維與觀察的方法,現在要說的是對於我們自心、內心的觀察思維方法。
我們都有一個執著自我的心,直取外境的一切境界,我們會以為「心」是實有的,但事實上,「心」也是不真實,如同夢幻泡影一般,就如同正文中第二句所說「觀心性無生」。這就是說,我們的心性本來是無生,是自性空的。在此我們要練習觀察自己心性的無生,去體會心的空性。
為什麼我們會認為「心」是真實的、實有的呢?心的妄想、分別是那麼真實,貪、嗔、痴三毒煩惱不斷的生起,有時煩惱大到無法控制的地步,因此我們會想,心是真實存在的吧!此時,我們要來找心。心是在身體的裡面,還是外面,或是裡外的中間呢?當我們真的去找、去參這顆心的時候,會發現沒有辦法找出這個心的所在,因為沒有辦法看到心的形狀、顏色、相狀。若「心」沒有形狀、顏色等這一切符合色法的條件,那麼「心」就不是實體。就如同本文中所說的「觀心性無生」,我們無法看到心,也無法找到這顆心,因此,心是沒有的,既然是沒有,就表示從來也沒有所謂的生或開始,所以心是不存在的。
有人會問,「心」總是產生妄念分別,生起善心惡心,但不論是什麼心,這些都似乎是有作用的、是真實的?
比如說嗔心,當瞋心生起的時候,會感到其真實性,我們感到氣憤,瞋心好像是實際的存在著。這時我們可以來找找看,「瞋心」到底在哪裡?接下來我們會發現,根本找不到嗔心,因為一點也見不到嗔心的相狀、顏色,所以可以說,嗔心並不存在,嗔心的本性是空性的。在偈誦中說「觀心性無生」,這事說諸法的本身是空,自性空性,如夢幻泡影一般,這是一切萬法的體性、自性都是如此的。以上我們講解了「思諸法如夢」和「觀心性無生」,第一句是講「物質」,也就是一切的外境,這器世間都是空性的,第二句是講我們的心,這自心也是空性的。接下來在看第三句「對治亦自解」,這是說不只一切外境是空性、自心是空性,連所要修習的空性本身也是空性。「空」也是不存在的。般若經中說:「萬法皆空,空亦是空」,就連空性,也是不存在的。
「思諸法如夢,觀心性無生,對治亦自解」這三句主要是在說明勝義菩提心,也可以說是觀察修,也就是透過思維觀察來進行修持,再下一句是「道體住賴耶」,這一句是等持修、等住修的方法,也就是將心安住在離戲論、無分別的狀態中禪修。在這裡,我們仔細的將心分成八識,眼根緣色塵生眼識,耳根緣聲塵生耳識,鼻根緣香塵生鼻識,舌根緣味塵生舌識,身根緣觸塵生身識,這是八識中依止外境而說的前五頭意識。
對五頭意識之所緣產生善惡好壞分別的便是第六識「意識」,它本身並不會緣外境而生起,但他卻會產生許多分別、思維,對一切過去未來現在產生分別思維,並產生一切好、壞、喜、惡的念頭。
從眼識到意識,這六識總是在生滅中打轉,所以也稱這六個識是「不定識」。另外「識」又有兩種,一種是煩惱識一種是含藏識,這兩識是恆常不變動的,所以我們稱其為「恆常識」。
所謂煩惱識,即是於自心執持我及我所的念頭。有時我們會生起非常大的我執,這是地六識強烈運作的原因,但是在平常行、住、坐、臥中,我們自心總會有一種綿綿不斷的執著「我」的認知,這就是煩惱識的作用。
另外,所謂含藏識,即是恆長存在的識,不論前六識如何的生滅現起,不論分別念想如何生滅,這含藏識永遠都清清明明的存在著,不滅不斷的運作著,就像石頭不可催壞性一樣,隨時存在著。
在讀到「道體住賴耶」時,很多人會以為這是唯心見地的看法,在唯心上去安住,事實上不是這樣的。所謂「道體住賴耶」是指在其清明本體,自性本空上安住,而明空不二的,明空雙運這就是含藏識的性相,如不能於此道理了悟,我們說這是含藏識,若能了悟此空性之理,即可稱為含藏智,也因為是成佛做祖的根本,所以也能稱為如來藏。若不能了悟,是無明的幻象,若能了悟,即是了悟自性,正悟空性。安住於此體性中,非說實有非說空吳的安住於此中,即是「道體住賴耶」之意。
在修持空性的自性時,不是去造作一個空來安住禪修,也不是去造作一個空性去思維,而要知道自心本性本然無實,本性是空,心的自心本性是法界,是空性,此二者是無二無別的,若能物此自性,即是了悟法性之體性,這時我們無須去造作是空、非空的觀念,只是安住於含藏識的體性自性中。
創古仁波切開示/妙融法師翻譯
留言列表